首页 >学院新闻 >业界新闻 >正文
教授办公室透射办学新理念
来源:《中国教育报》   编辑:   日期:09-06-19
  灿烂的阳光,让15平方米的办公室明亮清新。房间的主人——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宋华正在愉快地与学生交谈。这个房间是人大配给他的工作室,现在,他经常在这里和学生、同事交流探讨。教育界人士认为,让大学教授每人拥有一间办公室,虽然看起来是件很小的事,但却是高校真正落实“教授治学”、重视教学的具体体现。

  “教师满街跑”,这是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实施“办公用房调整计划”之前学校很流行的一句话。那时候,学校的教师大都没有自己的办公室,如商学院只在资料楼有半层楼的办公场所,不但教师没有工作室,连教研室的科研活动场所也非常紧张。学生们想找教师解答问题,必须借实验室、资料室、空闲教室或者到教师家中,这给教师和学生交流带来极大的不便。

  如今,人民大学已逐步实现“教授一人一间办公室,副教授两人一间办公室,讲师三人一间办公室”的目标,办公面积标准为教授15平方米、副教授10平方米、讲师8平方米。此外,每个学院设有各自的科研基地用房,14个重点学科将配备100平方米行政用房和200平方米资料用房。

 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不仅是人民大学,还有不少学校都为教授改善了办公条件。东北师范大学有300多名教授、400名副教授,学校基本保证每位教授一间工作间,每两位副教授一间工作室。根据各学院情况,工作间面积在15到30平方米不等。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闫吉昌认为,教授的工作积极性对学校发展起决定性作用。从前行政部门领导有独立办公室,而教授却没有,如今给教师配置工作室,可以说是给教师办了件好事。

  广西大学的做法则是给每名教授配备一间工作间,副教授和讲师在教研室办公,目前,已经有250位左右的教授拥有了工作间。广西大学校长唐纪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:“我们1999年提出每个学院有一栋楼,每个教授有一间房,到了2005年我们做到了。让每个教授有一间办公室,增加了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,改善了老师教学科研的环境,体现了学校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意识,既有利于教师安心科研和教学,也有利于学生学术水平的提高。”

  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,“教授治学”体现在教授教书育人、科学研究、参与决策中。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认为,确立“学术本位”的制度建设,一看学术权力是否在教授手中;另一个重要依据,是看学校的各项利益——职称评定、奖金或岗位津贴、住房、学术成果奖励等,是否向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、学术骨干倾斜。在大致相同的社会环境中,不同高校的学术表现迥异,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此。(记者 唐景莉 杨晨光 徐维彬)


相关新闻

热点新闻
热烈祝贺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家庭教
2018年安徽教育联盟项目发展研讨会
宿州学院来我院洽谈校校合作
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美业学院成立揭
我院荣获2017中国品牌影响力高校
集团公司隆重庆祝中国计算机函授学
创新 开放 共享 共赢 ——中国
民盟中函院支部六一前夕组织开展爱
民盟中函院支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
中函院安徽教育发展联盟成立暨项目
报名咨询中心  
招生热线:
0551-65690888 65690999
QQ咨询:
290874410
报名地址:
安徽省合肥市濉溪路333号
E-mail:
baoming@cccc.net.cn


 
 
服务监督信箱:admin@cccc.net.cn 职业教育学院监督电话:0551-65690910 远程教育学院监督电话:0551-65690912
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:皖ICP备05004460号-1 网络中心 设计维护
Copyright © 2003-2018 www.cccc.net.cn All right reserved Optimized for 1024x768 to MS-IE6 IE7.